千倍清晰的影像 —
磁穩定流是大質量恆星形成的基本要素嗎?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成果發表,日期:2023年1月4日
磁場在恆星形成過程中的作用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磁場有多強?它能在恆星形成的過程中引導物質流入嗎?何時何地重力可以打敗磁場(註1)?日前由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簡稱ASIAA)的高培邁(Patrick Koch)研究員領導的國際團隊, 使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陣列(簡稱ALMA),以前所未有的 0.1” 角分辨率觀測解析了 W51 e2 和 e8 大質量恆星形成區的磁場結構。與該區之前的 3” 角分辨率觀測相比,解析度提高了約 1000 倍,也就是看得更清晰一千倍。這只有透過ALMA優異的靈敏度和解析度才能實現,使我們對磁場的觀測銳利了 1000 倍,首次可以看到小至 500 au(au為『天文單位』的縮寫,1 au為太陽到地球的平均距離)的細節。
透過一系列不同角分辨率的觀測,可以看到四種不同尺度的影像(見下圖,以下解釋步驟由左至右)。每種尺度都代表磁場在恆星形成過程中,物質向中心恆星吸積的重要步驟。這些步驟包含最外圍瀰漫的絲狀包層(此處的磁場主要垂直於包層的長軸,讓物質從瀰漫的外圍吸積到細絲上)、到整體塌縮(此處的重力啟動整體塌縮,但局部的磁場仍能抵抗)、到局部塌縮(此處的核心正在分裂成更小的團塊,磁場和重力顯示出與整體塌縮相似的畫面),以及吸積塵埃帶。
但目前看到的最後一步,出現了一個有趣的新現象。藉由至今最高的解析度,在約 500 au 的尺度範圍內,在局部塌縮尺度的瀰散球狀氣體可以被更近一步解析看到網狀流線。這些流線指向恆星形成的中心,更重要的是,測量到的磁場是沿著這些流線定向的。沿著流線找到磁場是關鍵,這意味著磁場張力可以使流線穩定的對抗(重力造成的)塌縮和外部壓力。也就是說,這證明了流線是受磁力支撐的。這種穩定的磁流線,可能是物質被吸積到中心恆星的基本要素。
高培邁表示:「這證明了ALMA 的卓越靈敏度和解析度!其他望遠鏡都沒辦法觀測到這種細節。我們還見證了磁場的另一個作用,它似乎可以讓吸積通道穩定,使物質可以透過吸積流向恆星形成的中央核心區。」
圖1:磁場在 W51 e2(頂部)和 e8(底部)大質量恆星形成區中,四種不同規模尺度的恆星形成過程:(從左到右)外圍包層、整體塌縮、局部塌縮,以及吸積流(最右圖)。從左圖到右圖的解析度越來越高,最右圖的解析度是目前最高的 500 au(對應的角分辨率約 0.1"),是最左圖的 1000 倍。最右圖可以看到核心團塊連接著網狀流線,這些流線似乎正將物質輸送到恆星形成的中心。磁場主要沿著流線,可以使它們穩定以對抗塌縮和外部壓力。最右圖的虛線圓圈代表最左圖的 3" 角分辨率區域,顯示ALMA的解析度有巨幅增進,可以看到更清晰的細節。圖片來源:高培邁團隊
註1:相關研究 秀給你看:恆星形成時「磁場和重力PK!」
參考資料: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簡稱ALMA)是由歐洲、北美、東亞與智利共和國合作建造的國際天文設施。ALMA的經費來源包括三部分:歐洲地區由歐洲南天天文台(ESO)支應;北美地區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NRC)、與臺灣的行政院國科會(NSTC)共同支持;東亞地區則為日本國家自然科學研究機構(NINS)、台灣中央研究院(AS)和韓國天文研究院(KASI)共同籌措。 ALMA的建設和運營是由歐洲南天天文台代表歐洲,美國的國家電波天文台(NRAO)代表北美,以及日本的國立天文台(NAOJ)代表東亞。ALMA 天文臺聯合中心(JAO)統籌管理施工、試運轉和運作事宜 。
這篇由高培邁主筆的論文A Multiscale Picture of the Magnetic Field and Gravity from a Large-scale Filamentary Envelope to Core-accreting Dust Lanes in the High-mass Star-forming Region W51,發表在2022年11月23日出刊的天文物理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
媒體聯絡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高培邁研究員
Email: pmkoch@asiaa.sinica.edu.tw
電話:02-2366-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