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較晚期的原恆星仍在快速成長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成果發表,日期:2022年218

年輕的原恆星系統常會出現筆直噴發的高速噴流(jet),是恆星形成時期最特殊的現象。噴流從最靠近原恆星周圍的吸積盤(accretion disk)帶走多餘的角動量,讓物質能從盤面落入中央核心,餵養中心的原恆星,最終成長為像我們太陽一樣的真正恆星。目前只有在被分類為0期(class 0)的最早期原恆星系統中,才觀測得到一氧化矽(SiO)的分子噴流。然而,中研院天文所博士後研究答頌那(Somnath Dutta)博士和李景輝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比0期還晚一些的1期(class 1)原恆星系統中,首次發現到SiO分子噴流的存在。


年輕的原恆星,尤其是最早期的0期系統,具有很高的質量吸積/噴射率,會產生高密度的流出物質,可以偵測到如SiO的分子躍遷。而且早期原恆星的核心亮度較低,無法透過光解離(photodissociation) 來解離分子,所以能觀測到SiO分子噴流。而當演化到1期或2期原恆星系統時,周圍的物質顯著減少,無法再維持高質量吸積/噴射率,而且中心原恆星的亮度增加,周圍物質會從分子狀態解離成原子甚至透過光致游離(photoionization)成為離子狀態。所以當原恆星系統演化到1期或2期時,大多是觀測到原子或離子狀態的噴流。


答頌那領導的研究團隊,使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簡稱ALMA)的「獵戶座普朗克銀河冷團塊的ALMA 普查」計畫(ALMA Survey of Orion Planck Galactic Cold Clumps ,簡稱ALMASOP),觀測位於獵戶座的原恆星系統G205.46-14.56S3 (HOPS 315) 緻密核心,該系統被歸類於1期,並顯示出有低密度的廣角外流(outflow)。然而,團隊在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矽(SiO)的分子譜線中,偵測到高速噴流的存在。


李景輝總結:「在一個演化較晚期的系統發現仍有大量的分子噴流是非常令人驚訝的。或許,這個原恆星還在積極地從周圍吸積物質,並且快速成長中!」

ALMA在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矽(SiO)的分子譜線中,偵測到高速噴流的存在。SiO噴流的強度由色彩圖表示,CO的紅移與藍移噴流強度分別以紅色與藍色等高線表示。來源:ALMA (ESO/NAOJ/NRAO) /答頌那團隊。

答頌那於2020年發表的ALMASOP原恆星之光通量(X軸)及熱光度(Y軸)分佈圖,其中0期原恆星以紅色圓點表示,1期原恆星以黑色方塊表示。本次研究的原恆星G205.46-14.56S3(以藍色星形表示)在本圖中被歸類為1期原恆星。圖片來源:答頌那團隊。

相關論文於2022年1月20日發表在《天文物理學雜誌》。

原文來自:ALMA Survey of Orion Planck Galactic Cold Clumps (ALMASOP): Detection of a Dense SiO Jet in the Evolved Protostellar Phase

新聞聯絡:

景輝博士,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Tel) 02-2366-5445,cflee@asiaa.sinica.edu.tw